今天是:
最新公告:
· 投稿启事    2023/02/22      · 关于大学城校区人脸识别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2/10/31      · “我和我的祖国”摄影展作品征集公告    2023/09/07      · 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校友之歌征集启事    2023/04/11      · 2022年离退休人员稿件统计表    2022/12/07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夕阳风采>>银发风采>>正文
植物漫谈:红蓼
2023年10月25日 孔毅    (点击: )

植物漫谈:红蓼

红蓼,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与大多数蓼属植物一样,红蓼的茎叶、果实都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等功效。然而,蓼(包括红蓼)在先秦时代,却是农民种田时必欲除之的杂草。《诗经.周颂.良耜》曰:“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意谓用锋利的镈这种农具,锄掉荼和蓼这两种杂草,并使其腐烂变成肥料,以滋养黍、稷,使之长势茂盛。红蓼在《诗经》中又被称为“游龙”。《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曰:“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其中,隰指湿地,游龙指红蓼。这是因为蓼茎从主枝分裂出无数枝桠,就像张牙舞爪的龙的体型。且龙性喜水,而红蓼又多生长在湿地、水畔,故而得名游龙。在此诗中,低小的红蓼是高大松树的陪衬。然而,红蓼这种《诗经》时代人们眼中的低小杂草,因其特殊的气韵,被后世文人所亲睐。于是,在古代文人所赋予的诗情中,红蓼完成了华丽转身,得到了精神提炼和气质升华,不仅成为美学观赏的对象,而且还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象。

中国是红蓼的原产地之一。红蓼生命力强,少有病虫害,且适应于各种土壤。因此,在秋天的山谷旷野、路边田坎以及河滩湿地,往往可见或零星或成片的红蓼,那一串串或浅红或深红的蓼穗摇曳生姿,清雅秀美,给寂寥萧瑟的秋景涂上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因此,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红蓼总是与秋色、秋水相连。如:“秋色在何许,蓼花含浅红。”(宋.王十朋)“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唐.白居易)红蓼花虽不是什么名花,但在历代文人眼里,蓼花簇聚,色泽深红,似表达着深沉的离情别意,如:“秋江两岸红蓼深,都是离人眼中血。”(明.余永麟《北窗琐语》)蓼枝丛生于荒郊、水畔,枝叶撩拂,映衬着秋日的寂寥和柔情,也恰似人的各种心境:“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唐.杜牧);“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宋.陆游)人们或悲或喜,或醉或醒,都有蓼枝作伴,蓼花相陪。因此,红蓼成了诗人在孤寂长夜中一个旖旎的梦。

时惟晚秋,凉风习习。在小区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几枝在萧瑟秋风中飘摇的红蓼。只见蓼花互相依偎,左顾右盼,深情而温馨;蓼枝舒展旷达,风神条畅,潇洒而隽永。驻足细细品赏,体味着红蓼的花语:立志、思念和离别之情,顿生无边遐想,不禁轻抚这从《诗经》中走来的红蓼,感受它古早气息和浪漫诗情,进而想起一些事,怀念一些人,且将绵绵秋思留在风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