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公告:
· 投稿启事    2023/02/22      · 关于大学城校区人脸识别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2/10/31      · “我和我的祖国”摄影展作品征集公告    2023/09/07      · 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校友之歌征集启事    2023/04/11      · 2022年离退休人员稿件统计表    2022/12/07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建工作>>党员园地>>正文
有效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客观需要是中央提出“四种意识”的深刻外因
2016年05月05日 揭臣相  原创   (点击: )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中央提出切实增强“四种意识”的国内背景和深刻的内部原因,即需要集中全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前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世界性难题,而本文则着重从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中央提出“四种意识”的所思考的国际因素,即外因。    

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发展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要继续推进发展,急需破解困扰我国发展的两大世界性难题,这就是不仅在国内需要解决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而且在国际上还面临着如何解决由于“修昔底德陷阱”所造成的对我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外部压力问题。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他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的霸主地位,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以各种方式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最终就变得不可避免。许多历史学家也用不少历史事件来论证“修昔底德陷阱”的存在,古代比较典型的如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激烈反应,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灭了了这两个城邦国家。人们在研究历史中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在现代历史中最显著的就是20世纪的德国和日本。德国的崛起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相关。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另一个就是亚洲的日本。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旧有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主导构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因此,“修昔底德陷阱”就成为许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所信奉的国际关系中新兴发展国家与老牌守成国家必然以战争来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条铁的定律。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在国际上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吗?我认为当然不会。我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反复向世人说明,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2014年     1月     22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世界邮报》的专访中,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我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多次重申,中国无意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融入现行的国际秩序之内,我国只是希望通过改革使现有的国际秩序更加公平合理,并不是要撇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而另起炉灶。对于我国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中美关系,从胡锦涛到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在会见美国奥巴马总统时多次反复强调中美之间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指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但这好像只是中国的单相思,美国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似乎并不热心。    

几十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经历了从接触到遏制、从战略合作到战略围堵的转变过程。20世纪7080年代,中美之间具有共同面对苏联威胁的合作基础,因而进入合作较为顺畅的蜜月时期。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对中国的战略是又接触又遏制,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把中国纳入以美国为首建立的国际秩序之中。21世纪初期,由于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使各国经济依存度大大提高,同时由于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以及当时美国经济增长相对乏力,因此这一时期,中美之间在共同的反恐合作和经贸合作“双引擎”的推动下,中美之间的合作较为顺利,虽然其间美国不乏有对中国实施战略遏制的声音和行为,但战略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轴。    

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在2012年党的十六大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从而使我国拥有了十多年的集中全力埋头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不仅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而且成为了除美国之外第二个进入到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    

当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之后,美国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由于无法预知将来的中国,从而对将来是否还能够继续保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感到惶恐不安,因而从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开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态势由此就全方位展开,美国方面认为,过去几十年对中国实施的战略接触与合作,似乎并不凑效,中国并没有向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变化,反而越来越强大。这促使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战略接触合作为主转向战略围堵为主,真正的转折点则从2010年开始。    

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为5.87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这时开始,美国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快速发展对美国形成的几乎是全方位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使美国开始针对中国实施全面的战略围堵。因此,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战略东移,重返亚太,并从2011年起具体实施了一系列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导致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迅速恶化,对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    

美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从多方面开始布局,并逐渐产生了效果。具体来讲,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军事上宣布把60%的海空军力量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区,强化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在关岛、日本冲绳和新加坡樟宜等军事基地,最近几年,美国加快了部署先进武器装备的进度。如在关岛、冲绳等地,先后部署了诸如F-22F-35第四代隐形战机、具有隐形功能的B-2战略轰炸机、最先进的P-8反潜巡逻机,更新了一批新式的大型巡洋舰、两栖攻击舰、导弹驱逐舰等海军装备,还把最先进的10万吨级的里根号航母派驻到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在新加坡樟宜基地部署了隐形的高速濒海战斗舰,同时美国还宣布把长期在东太平洋活动的第三舰队活动范围扩大到西太平洋地区,与第七舰队一起共同应对中国。另外还大大提高了对中国抵近侦察的频率。到2015年末,美国海空军在亚太地区的部署已达到整个军力的55%,比刚开始实施亚太再平衡的2011年上升了5%。对中国造成了现实的军事威胁和军事压力。    

二是以朝鲜半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为抓手,恶化中国生存发展的周边环境。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借口频频对朝鲜施压,在朝鲜半岛频繁进行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使东北亚局势多年来持续紧张。其实产生朝核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长期实施敌视朝鲜政策的结果,朝鲜多年来一直呼吁希望举行朝美直接谈判,希望签订和平协定,实现朝美关系的正常化。但是美国不愿直接与朝鲜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不愿与朝鲜签订和平协定,因为一旦签订和平协定,实现了朝美关系正常化,朝鲜半岛局势就会缓和下来,进而朝韩双方关系也会进一步改善,如果是那样,美国就失去了继续在韩国驻军的理由。这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美国最需要的就是保持朝鲜半岛的紧张态势,因而对朝鲜的金氏政权保持持续高压态势,这又迫使朝鲜被迫发展核武以求自保安全,但朝鲜的核试验又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恶化了中国所处的东北亚环境,现中国已经深受其累。中国提出了解决朝核问题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半岛不能有核,半岛不能生战生乱,中国正当的国家安全利益不容受到侵犯。今年朝鲜实施的第四次核试验,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半岛局势。中国支持联合国通过对朝鲜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同时希望各方回到六方会谈上来,并提出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停战协定转化为和平协定机制)谈判并行的新思路。但是美国和韩国都拒绝了中国的谈判新思路。这实质上表明,美国内心并不真正想让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下来,保持朝鲜半岛持续紧张,其实是美国牵制中国的一张牌,是美国在中国家门口布下的一个局。    

南海问题是美国向中国频频施压的又一张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47年当时我国的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关于南海划分的十一段线(后来中国政府以九段线标注)早已为当时各国所承认,南海周边国家当时也没有提出异议。只是后来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一些周边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才相继提出主权声索。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的主权纷争,我国提出了双轨思路。 2014年     8月     9,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赞成并倡导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中国提出的“双轨思路”得到绝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赞赏和支持。在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基本保持了和平稳定的局面。但是美国不愿意看到一个稳定的南海,近几年来加大了在南海搅局的力度,企图把南海的水搅浑。如美国怂恿菲律宾单方面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起对中国的控告,企图用国际法律对中国施压,美国还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多次派军机军舰到南海巡航,并且闯入我岛礁 十二海里 内进行公然挑衅,甚至直接派航空母舰到南海炫耀武力,恶化了南海形势。  

三是在亚太地区频频结盟,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围堵态势。在东海,强化美日同盟,美国公开表态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在朝鲜半岛,强化美日韩同盟的作用,构成了事实上的东北亚的“小北约”军事联盟;在南海,美国把日本、菲律宾纳入其南海战略之内,在南海搞美日菲联合军事演习,还力图把越南拉进来,形成美日菲越军事联盟,共同对中国施压;在整个亚太地区,美国拉拢澳大利亚,构成美日澳三角联盟关系,现在正在做印度工作,企图构成美日澳印的棱形四角关系。美国通过近年来的上述动作,企图在整个亚太地区,构成以美国为主导、多角度围堵中国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了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  

四是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力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目前TPP成员国共有12个国家,即新加坡、智利、文莱、新西兰、美国、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秘鲁、加拿大、墨西哥,该协定已于20162月生效。美国为首形成的TPP协定,针对中国意图十分明显,中国周边的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文莱都已加入,却单独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排除在外。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以美国为主导制定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经贸规则,今后如果中国要想加入,必然只能接受美国制定的苛刻的条件,使中国处于不利的地位,美国通过在经济上围堵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以继续维持美国的世界经济帝国地位,这也是美国实施的围堵中国大战略的组成部分。  

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的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要在中国的周边给中国制造麻烦,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企图通过上述手段使中国处于不利战略态势,疲于应付,最终达到延缓中国的发展,不让中国能够顺利崛起,从而好让美国的世界霸主位置稳稳地继续坐下去。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如何应对?有不少人主张,干脆在南海和东海与美国日本打一仗,通过战争来回击美国日本的挑衅,趁此机会把南沙群岛和钓鱼岛全部收回来。    

我认为,上述主张,虽然痛快,但确是非理性的,如果那样做,正好上了美国的当。如果在中国周边爆发大规模战争,就会打断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步伐,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中国梦将会无法实现,这是我国无法承受的,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保持作为一个大国的坚定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心,不要随着美国的节奏起舞,不要让美国的如意算盘得逞。  

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实际上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应对战略。一是推行优先的周边外交方针,对周边国家实行亲、诚、惠、容(亲善、真诚、互惠、包容)外交,加强中国与东盟关系。二是针对美国的战略东进,我国则实施战略西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突破美国的战略围堵,向中亚、南亚、欧洲和非洲实施战略突围,通过实施“一带一路”获得更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三是在国际关系上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国外交理念为引领,广交朋友,发展与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在西方盟国中植入中国因素,使其不能以一个声音说话,分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四是多方位推进自贸区建设,现已成功签署并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如期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并签署升级《议定书》,在整个亚洲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通过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破解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五是大力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目前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已超过5500亿美元,使中美两国经贸依存度大大加深,这就必然使美国在全面围堵中国时,不得不三思是否会对美国自身造成损害而有所顾忌。    

但是中央制定的上述外交方针和国际战略,要想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即必须确保中央的权威,确保全党的集中统一。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使全党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而使我国政局稳定,社会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才能有效破解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战略围堵,并把13亿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动力。  

我们可以预见,只要我们不为外界风雨所动,不跟着美国节奏起舞,保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战略自信心和战略定力,协力同心, 埋头发展下去,这样到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百年之时,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那时,我国将一定会成功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这两大世界性难题,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进而在经济总量上一举超过美国,到那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性地位将不可撼动,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上中国的影响力将更加强大。到那时候,收回被他国抢占的南沙群岛和钓鱼岛,不过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