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公告:
· 投稿启事    2023/02/22      · 关于大学城校区人脸识别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2/10/31      · “我和我的祖国”摄影展作品征集公告    2023/09/07      · 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校友之歌征集启事    2023/04/11      · 2022年离退休人员稿件统计表    2022/12/07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夕阳风采>>活动风采>>正文
李庄,给人太多感动
2023年09月05日 叶武琼    (点击: )

 第一部分:李庄,让我们感动

2023年5月27日我和大学的几位同学到宜宾旅游,午饭后,居住在宜宾的同学说,下午带大家去看看宜宾市市容。“附近有什么景点值得参观吗?”有同学问。“听说有个叫李庄的景点,但我们常住高县也没去过”。一听到“李庄”两个字,真有点欣喜若狂,脑海里马上涌现出曾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过李庄的照片,那些传奇的故事很令我心动。既然李庄离此地不远,众人立马决定前往。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李庄。

一行人直奔博物馆而去,大门正墙上是习近平主席的题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此时才知道,原来李庄与抗战有渊源。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于2022年4月26日正式开馆,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分为:序厅、家国情怀·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星火永续·共谱华章和尾厅五大部分,系统回顾了李庄文化抗战历史。展厅通过多样的文物、实物、丰富的场景、多媒体视频、翔实的图文资料等,集中呈现1940—1946年间李庄的辉煌历史,弘扬“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精神,彰显李庄在延续中国文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由于参观时间太短,我们只能走马观花般的走完全部展厅,许多经典的图文都来不及细看,只能通过大量拍摄照片带回去再看。尽管如此,一群年过古稀之人仍然被李庄的传奇故事和大师学者们的爱国热情深深震撼着、感动着...

1.李庄为保护国宝文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为避免文物遭战火毁灭和落入敌寇手中,故宫的文物工作者和工作人员将故宫中的文物精心打包成一万九千多件木箱,开始了一次悲壮的大迁徙。先后辗转宜昌、重庆等地,最终从昆明迁到李庄,存放在张家祠堂五六年之久。在战火中,国宝文物在李庄人民保护下竟然毫发未损,尽管李庄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没人打文物的主意,李庄人民严于自律的品格可见一斑。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又将其再运回故宫。从北京到四川,辗转往复,其艰辛可想而知。奇迹!震惊世界的奇迹!李庄为国宝文物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为保护文物作出了巨大贡献,令我们感动欣慰,骄傲自豪!

2.黎民百姓伟大的家国情怀,铸就了李庄今生今世的辉煌。

1937年8月,国立同济大学吴淞校园被日寇军机炸成一片废墟,为保存文脉,同济大学离开上海,迁往内地,颠沛流离,无处安顿。1940年,一份从四川李庄发往同济大学的16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掷地有声,巨力千钧。请神像、迁牌位、腾民房、匀口粮,李庄人以饱含民族情怀的大义之举,让小镇李庄成为了抗战时期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铸就了李庄古镇“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大师学子第二故乡” 的美称。

可以想见:一个长江之滨的偏远小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众乡绅和民众竟然有如此的远见大爱,用温暖宽厚之心接纳了同济大学和十多家中央级科研机构,使大师们和一众莘莘学子有了一个虽然简陋但却可以远避战火,安静学习的地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一方胸怀家国的黎民百姓,一群耕耘中华文化的大师学者!”李庄以震撼世界的形象,令我们肃然起敬!

3.大师学者们甘守清贫,用文化抗战,保家卫国。

重庆知青周晓为参观李庄后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走在李庄斑驳陆离、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坐在当年同济大学学子们上课的教室里;踏进月亮田营造学社的办公室和一代才子佳人梁思成、林徽因的简陋住所;抚摸着栗峰山庄的残垣断璧;遥望桂花坳傅斯年曾经住过的小院;不禁思绪万千,几度哽咽...傅斯年、陶孟和、董作宾、童第周、李济、曾昭燏、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刘敦桢、金岳霖...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的中国最顶级的大师?而其中很多是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的。”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林徽因女儿回忆其母亲在李庄那段日子时,说:“入川不到一个月,母亲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很猛,一开始就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后经朋友傅斯年多方努力帮助下才使林徽因的病情好转,而林徽因觉得自己生病拖累了社会和朋友,感到“内疚和可耻”,短短的五个字却令人痛彻心扉!与此同时,梁思成的身体也遭受着病痛。由于早年车祸导致脊椎受损,需要时不时穿着“铁马甲”工作。每当他疼痛发作抬不起头来,他就直接拿起花瓶顶住自己的下巴,继续伏案工作...就这样,在抗战胜利之际,梁思成,林徽因编写完了《中国建筑史》以及《图像中国建筑史》。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感动泪目?

是啊,战争年代,一代大师们蜗居在这偏僻的小镇,忍受着饥饿、贫穷、病痛的折磨,只为热爱、传承、保护、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这一待就是六年哪!六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这六年,铸就了李庄今生今世的辉煌。战场上,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用热血和生命与日寇做殊死搏斗,只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后方,中国的文人们,争分夺秒的著书立说、薪火相传,只为延续那中华民族的文脉,一介文弱书生同样用自己的生命和满腔热血在保家卫国!只因为那一句我是中国人震耳发聩之声,再次让人泪奔!

4.李庄,值得人们为之骄傲

李庄,不过横竖十八古巷,大小庙宇40座,原本只有三千人口的小镇,却要接纳约1.2万内迁的学者、学生,一时之间,大街小巷,东家西苑都住满了人。为了待客,李庄儿女以博大仁厚的胸怀,移开神位、腾空庙宇、让出新房、敞开祠堂,以实际行动履行承诺,终于在这个“地图上连名字都找不到”的小镇,安放下了一张“宁静的书桌”。从而使李庄这个长江之滨的偏远小镇,成为了与成都、重庆和昆明齐名的“四大文化重镇”。大洋彼岸的书信,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就能准确无误投递,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进而使许多文人学者在这里演绎了最辉煌的人生。

2022年6月4日《中国日报》用整版报道中国李庄时所述:“李庄,是一个有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是一个能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走过这里,了解了这里的历史背景的人,都应该为李庄骄傲,让历史传承”...李庄,值得人们为之骄傲!

时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已到了闭馆时候,我们只得依依不舍走出博物馆。尽管天时已晚,老同学们仍不忘到老街去走走看看,在李庄这块充满传奇故事的老街上留下我们的足迹,品尝李庄最具特色的大刀白肉和白糕...虽意犹未尽,但也算满足了我们对李庄的好奇心,心里充满对中国李庄的景仰之情。

李庄,一个值得没去过的人去,值得去过的人再去!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对李庄了解不深,只源于对李庄传奇故事的感动和对英雄李庄人的敬佩...)

 

 

 

 

第二部分:博物馆展厅部分内容

 

中国李庄

李庄坐落于三江口宜宾城东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坝,地处长江之南,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其长江北岸的涪溪口数度作为州、郡、县治所在地,使得李庄南朝梁代开始就成为郡、州、县治地辐射长江以南区域的桥头堡。明清,特别是清代以来,在中央政府“移民实川”政策的感召下,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居民,不同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九宫十八庙”等文化载体,孕育了崇文、尚义、开放、包容的李庄。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革命火种在李庄广泛播撒,李庄人民的家国情怀得到升华,民众的民主进步之智和爱国救亡激情,推动着李庄民众承担起为在战火中辗转奔波的文化教育机构提供庇佑之所的重任,以难得的一方平静,保存和延写着中华文脉。

文化中心

随着文教机构的迁入,文化的种子埋进了李庄质朴的大地。创办学校、兴办展览,破除迷信、启迪民智,世界各国发来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四字,就能准确无误地送达。战时的李庄,从名不见经传的川南小镇一跃成为大后方的“文化抗战中心”之一。

学风蔚然

1940年到1946年,众多文化机构、文人学者迁到李庄后,吸引了大量有志之士前来求学。前方战事紧急,后方学生不上战场,就怀揣着学研报国之志,焚膏继晷发奋苦读。李庄的滩涂码头、宫殿庙宇都留下了他们好学的身影和朗朗的书声。

甘贫

文人学者在物资短缺、贫病交加的环境中,仍然坚守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的信念,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地做学问、搞研究。国难当头,他们将使命置于生命之前,其凛然风骨在战火硝烟中撑起了文化与精神的脊梁。文人学者在李庄的六年时间里,与淳厚质朴的李庄人结下了深情厚谊。李庄人以最质朴的方式支援着文人学者的日常生活,为文化抗战奉献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

启迪民智

文化机构林立的李庄俨然成为了当时的学术高地,学生们在李庄能够从小学读到大学。各类高水准展览的举办,让迷信和谣言不攻自破,李庄由此开启了崇尚科学、探索求知的思潮。

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李庄,宁静的小镇沸腾了,学者与乡民们涌至街上,一同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山高水长 江流送别

1945年抗战胜利,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西迁的各个机构也纷纷回迁。六载生活,这些“异乡人”早已融入李庄,生出了难以割舍的情谊。学者们离开了,但他们留在李庄的文化星火,为李庄带来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惜别李庄

六载相守,终须一别。文人学者将当年迁来李庄的珍贵文物、图书资料、实验器材再度整理装箱,搬上轮渡。他们感念李庄人的付出与奉献,彼此赠诗留别,而这一别却是数十年没有相见。

累累硕果文脉长留

李庄六年,弦歌不辍。中华文脉不仅没有因战争而断绝,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代表举国最高学术荣誉的院士81名,从李庄走出的就占了九分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抗战中诞生并延续的学术火种成为了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

附注:

  1. 文中数据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2. 文中引号中文字为引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