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公告:
· 投稿启事    2023/02/22      · 关于大学城校区人脸识别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2/10/31      · 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校友之歌征集启事    2023/04/11      · 2022年离退休人员稿件统计表    2022/12/07      · 重庆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拟录用临聘人员公示    2022/07/07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夕阳风采>>生活保健>>正文
帮你学看肠镜检查报告
2022年06月29日 刘永邻  原创   (点击: )

体检身体时不少医院“体检中心”常常对50岁以上的人群开展肠镜检查项目,肠镜检查已逐渐列入体检身体的常规方式之一。每当拿到肠镜检查报告时,很多人均无所事事,心中会有一些疑问。今天,与你一道来学习如何看懂肠镜检查报告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息肉和癌症有何区别

有些人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了息肉,就很恐慌,担心自己得了肠癌。其实,肠息肉是从肠内壁粘膜到肠腔的一种组织突起,属于良性组织,不是癌,但可能有一部分息肉未来也有可能转化为癌。

肠息肉很常见,通常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不会恶变。直径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在肠镜检查时通过活检就可切除,不必担心。而腺瘤性息肉(腺瘤)有癌变可能,需要内镜下手术切除。有些人在肠镜检查中发现了肠癌,除肠癌外还有腺瘤,这种情况需视具体病情而定。患者可以先治疗肠癌,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处理腺瘤,也可以先处理腺瘤,再继续治疗肠癌。

二、不同息肉处理方法不同

(一)有蒂息肉与无蒂息肉:两者都是良性病变,只是息肉的形状不同,但两者均需及时手术处理。否则可能会发生癌变。有蒂息肉比较容易摘除,而基底部宽的无蒂息肉,需在内窥镜下手术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

(二)锯齿状息肉(腺瘤):这种息肉在显微镜下可看到锯齿状外观,是癌前病变的一种,发展成肠癌的风险较大,可以通过在内窥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

(三)不典型增生息肉:不典型增生息肉是上皮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根据异常细胞的核分裂象、累及上皮的深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很难自行逆转,常常会转变为癌症,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肠从内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重度不典型增生息肉、黏膜内癌、原位癌(早期非浸润性癌)或癌浸润固有层等几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只存在于息肉或肠内壁黏膜层,正在由腺瘤向肠癌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它们被称为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肠癌。因为其未来有很小的概率会发生淋巴结转移,所以有这些条件之一的腺瘤需要完整切除,切除后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三、浸润性是什么意思

浸润与否是判断肿瘤的生长范围。浸润性的癌变被称为“真正的癌症”,其生长范围突破了黏膜层,累及到肌层以及浆膜层,并有了扩散的可能性,治疗方法就会比单纯内窥镜下切除复杂,治疗效果较差。

有些人看到肠镜检查病理报告上的“深度浸润”四个字,担心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实际上,肠镜检查只是取肿瘤的一部分活组织进行病理镜检,是从肠道内部靠近黏膜层取出肿瘤表面的一部分,并不能判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也不能判断肠癌的分期。临床判断肿瘤分期,需要通过术前CT等辅助检查,术后切除的组织标本,肿瘤生长的方式、深度以及其周围软组织、血管、淋巴结等转移的情况来评估。

肠镜报告上有“血管、淋巴管或者淋巴脉管的浸润”。意味着肿瘤存在于肠道血管或者淋巴管中,此时在于肿瘤细胞扩散到肠以外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肿瘤已经扩散,只能作为肿瘤分期诊断的一个参考因素。手术切除的标本提示淋巴管或者脉管、血管的转移时,就对后续治疗方案有了指导意义,意味着患者大概率要进一步做化疗或放疗。

四、高、中、低分化指什么

高、中、低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接近程度,是描述恶性程度的术语。高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恶性程度较低而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别很大,通常是低分化或者未分化,其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通常比较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