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黍離】(王風)》今譯

作者:王忠事 发布时间:2025-03-07 点击数量:


【题解】

      一、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民谣,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社会状况、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二、 《诗经》在手法上分“赋”、“比”、“兴”,内容上分“风”、“雅”、“颂”。 “风”出自周代各地(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它占了《诗经》中大部分内容,也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三、 《黍離》是一首写游子(或流浪者)憂愤的诗。一个找不到出路而流落他乡的客子,因时事变迁,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悲憤交集,而抒写心中感慨愁伤的诉忧之辞。而旧说《毛诗序》言:周人(西周)东迁后,有周大夫行役到故都,见原来的宗廟宫室巳夷平为田地,遍种黍稷,他感慨忧伤,闵周室之颠覆,彷徨而不忍离去,而作是诗也。此说在过去甚有权威,历来学者多无异词。但从这首诗的本身来看,其中并无因周室播迁而憑弔故国之意,此诗通篇只流露出一个游人的诉忧之辞而巳。所以闵周之说只能供参考而不必拘泥。

     

【原文】


   黍   離(王風)①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②  行邁靡靡③,中心摇摇④。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⑤。悠悠蒼天⑥!此何人哉⑦?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⑧。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注釋】

      ①王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领土在今洛阳一带。东周王国京畿区域的诗歌,就叫王风。

     ②黍:今北方叫黍子,即小米;稷:不黏黍,即高粱;離離:行列貌,黍子櫐櫐下垂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我来时黍子巳離離垂穗,而稷未长穗。“離離”和“苗”虽然分在两句,实际是兼写黍稷(下二章仿此)。

     ③行:道;邁:行,远行,行远;行邁:等于说行行,道上走。靡靡:犹言“迟迟”,指脚步迟缓,行走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就是心中;搖搖:又作“愮愮”,心神不定的样子,揭示一种心忧不能自主的感觉。

    ⑤求:寻找;“知我”这两句是说:了解我的人,见我在这里徘徊,晓得我心里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在寻找什么东西呢。

    ⑥悠悠:犹言“遥遥”,远貌,遥远的样子。

     ⑦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这里的“此”是指“不知我的人”;另一种解释认为,“此”是指蒼天。“人”读为“仁”(人、仁古字相通),问蒼天何仁,等于说“昊天不惠”。 “何人”:此盖指不知我者。

     ⑧噎(ye):塞住,气逆不能喘息之状。

      第二、三章的头两句是说黍稷成穗结实,从抽苗到结实要经过六、七个月。不过“苗”、“穗”、“实”等字的变换也可能是为了分章换韻,不必只看作为时序的变迁来理解。


【解讀今譯】


垂穗的黍稷(东周京畿民歌)


累累垂穗黍子旺

青青高粱苗正长。

茫然徘徊脚步缓,

心中愁思掛脸上。

景物全非流光逝,

时事变迁生感伤。

懂我心者知我忧,

不懂我者怪我狂。

悠悠苍天远在上!

何耐忧愁伤断肠?


累累垂穗黍子旺,

青青高粱苗正长。

茫然徘徊脚步缓,

心中醉意显脸上。

星换斗移流光逝,

物非人在生感伤。

懂我心者知我忧,

不懂我者怪我狂。

悠悠苍天远在上!

何耐忧愁伤断肠?


累累垂穗黍子旺,

青青高粱苗正长。

茫然徘徊脚步缓,

气逆息喘涨脸上。

花开花落流光逝,

杜宇声唤早归乡。

懂我心者知我忧,

不懂我者怪我狂。

悠悠苍天远在上!

何耐忧愁伤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