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公告:
· 投稿启事    2023/02/22      · 关于大学城校区人脸识别系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2/10/31      · “我和我的祖国”摄影展作品征集公告    2023/09/07      · 重庆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校友之歌征集启事    2023/04/11      · 2022年离退休人员稿件统计表    2022/12/07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建工作>>增添正能量>>正文
银发族的风采
2016年05月12日 戴少瑶  原创   (点击: )

本文所谓银发族,主要是指七八十、八九十岁的离退休教职工,闪亮的银发和深深的皱纹是悠悠流走的岁月留下的印迹。他们基本是在共和国成立前后参加工作,是党直接培养的知识分子。他们与共和国同行半个多世纪,接受了革命的洗礼,获得了新的理想和历史使命,深怀对党的感恩之情,奉献了青春。在历史的曲折进程中,也经历了风雨沧桑、挫折考验。但他们矢志不渝,坚定信念,勇壮前行。如任达远同志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文中所写:“人生的道路不平坦,坎坷道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使我感到最自豪的是,在我最困难的情况下,我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在痛苦曲折的磨炼中,我更加深刻认识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历史反思,他们认识到,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和重建始终是寻常的经历,从而变历史的记忆为动力,从苦难中获取生命的能量,更坚定地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紧随时代步伐,进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由于他们心中怀着对民族复兴事业的牵挂与担当,自信离退休绝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因此,他们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自我激励,在本该享清福的晚年,却追求离岗不离志,老有所为,奉献余热,度好人生第二春。

然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年增岁月人增寿,是不可违逆的客观规律。那么,老有所为作为老年群体人生价值观和生命质量标准,应具有丰富的涵容性,无论价值取问,还是实践方式,都不存在一定之规。不仅应有不同的阶段性主题,也应有不同的途径、方式与收获。可以说,凡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颐养天年”的工作、活动,都当属于银发族的老有所为。

仅就我的观感,校园内的银发族基本上都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顺势而为,各显其能,在忙碌中收获快乐和幸福,让自己的晚年增添了精彩。笔者为此而深深感动,谨集录了一些精彩片段,呈献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终身服务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是离退休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他们对党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有深切的理解和认同感。也希望在这一伟大的战略部署中发挥余热,并实实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下面主要谈三个群众组织的自主办学。

其一,是退休委员会主办的“建华科技学校”。1984年,由彭华均、简吉寿负责,以重师一处破旧工棚为立足点开始创办。次年获准正式成立“重庆沙坪坝建华科技学校”,由陈治华任名誉校长,简吉寿、彭华均任正副校长,并取得良好成效。1993年,又建立重师“高教自考科教分站”。自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进入高考补习、夜大、电大、自考多类型,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办学。2000年,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由曾晔光同志任校长。2003年,师院扩招,校舍紧缺。退委会顾全大局,与师院领导反复协商,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停止了办学。十多年来,建华校和自考分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退休教职工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培养了近万名学生。该校连续十五年被评为沙坪坝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办学“一级学校”。颜先积、陈治华、卫建华、陈朝碧等同志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其二,是高教老协重师分会主办的“巴渝职业技术学院重师教学部”。该校于1984年,由王厚溥、王文哲、曾祥瑜等同志为负责人,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兴办。曾祥瑜同志在该校做过九个班的班主任,近十年的副校长。于2010年已85岁高龄才第二次退休,由王正煜同志接任,直至2015年停止办学。近30年的办学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但他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不断探索办学的新路。其间,先后有200多名退休教职工在该校作出了贡献,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学校多次荣获沙坪坝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的奖励,曾祥瑜同志也多次荣获市、区和重师“优秀老科学工作者”、“三好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奖励。

其三,是重师老教授协会主办的“重庆立人职业技术学校。该校于1994年,获重庆市教委批准,由刘福国、龙震、母万炳等同志负责。由于学校存在无固定校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办学历程更多困难曲折。但在创办者和教师的艰苦努力下,历时十余年,为社会输送了约3000名中等技术人才,也值得称赞。

除了参与集体自立办学,还有许多同志接受原单位延聘和返聘,或外单住特聘,继续发挥余热。如地处合川的涉外商贸学院,这些年就一直是老同志顺势而为的主要平台。为篇幅所限,在此只能表示对他们的赞赏而不便细说了。

与教学并重的科学研究,实属高校教师的本职。因此,科研自然也成为老同志发挥余热的重要领域。笔者也只能用举例的方式,把有限的见闻记述于下。

首先,说说邵廷富同志。他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以红薯高温窖藏技术和食品(大米、花生、蘑菇、猕猴桃等)保鲜技术的成功而闻名。研究成果中,有6项属国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中国保鲜大王”。光荣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四川省、重庆市科学大会,受到各级政府的嘉奖。1990年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1994年虽然退休,但他的科研并未停止。1998年开始申请并获准成立营养保健品研究所。19年来一直坚持对多种富硒食品进行研究和开发,已取得多项成果,富硒茶已获国家专利。

邵廷富同志的精彩人生,不仅体现在他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更体现在他高尚的精神人格。他的科研发端于自然灾害年代。眼见农民艰难收获的口粮(红薯)因无法有效贮藏而挨饿,于心不安。于是,围绕着一个“吃”字,奋力前行,步步深入,自觉践行“民以食为天”的道义,几十年不停歇。这种心怀天下,情系民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佩服!

属理科的科研能人中,我印象较深的还有黄日晖同志。他自学成材,本着“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多年来,在专业院所进行科研,成果丰硕,多次受到表彰。1995年退休后,他在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下,胸怀“珍惜夕阳岁月好,余热播地献春晖”的豪情,在继续物理实验和物理实验理论与技能的探讨的同时。继续从事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物理及离子源设计、陶瓷臭氧的生产机制、尘埃等离子体荷电凝聚机制的实验研究及液相等离子体的应用研究。可喜的是,2008年,参与二炮工程设计研究院“生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研究”项目,并于2010年9月在北京正式通过技术评审鉴定。在此基础上,他与重大同行组建的“重庆跨纪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云南鹤庆白衡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含氰淋滤应急处理工程小试试验验证样机的研发成功。此两项果,为国防和金矿的环保开采治理技术作出了贡献,实在难得。

下面,我们把目光投向人文社科领域,同样有惊喜和感动。首先要谈的是年过九旬的董味甘同志。他曾是“中国写作学会”、“中国阅读研究会”和“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享有“西南写作一枝花”、“西南写作一讲家”的美誉。退休后,倾情了诗词创作。尤其象《重庆赋》、《重庆园博园斌》、《重庆师大赋》一类大作,更以豪迈的风格,自成一家。重庆璧山萃雕园 苏后来 先生自费镌刻收藏董味甘同志的作品的碑石计200多块,装裱自己及知名书法家书写的董味同志的作品500多幅。2008年,董味甘同志荣获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全球汉诗协会等单位授予的“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基于董味甘同志诗词创作的巨大社会影响,2015年,重庆师大出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董味甘《诗词歌赋选》四卷。同时,为著名画家江碧波巨型画卷《中华上下五千年》题咏的鹧鸪天360首,以《董味甘题咏集》为名也已出版。此360首题咏,以浩大之境界,磅礡之气势,缩写了中华五千年追梦的步伐,实属词苑前所未见,今世无双的奇葩。

彭斯远同志也是一位勤劳的笔耕者,习惯于把写作当作生活当作享受,让适度的压力转化为快乐和幸福,退休十余年,笔耕不掇,成果丰硕。仅专著、文集就有五本:《重庆儿童文学史》、《叶圣陶评传》、《<小朋友>九十年》、《舞台艺术探讨》、《问母校致敬》。这些成果,既有源于专业教学的长期积累的提升,也有基于专业的横向拓展,如《舞台艺术探讨》。而《问母校致敬》这一文化散文集,则是一个学子珍贵的青春记忆和精神寻根之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人生体味和感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师道的深厚意蕴的寻思。

另一位在史学研究领域不懈耕耘的人郑洪泉同志,也是值得一说的。郑洪泉同志从1979年开始,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从教学岗位退休,却依然没有停止科研的脚步。与史学研究的连续性有关,更为郑洪泉同志坚持不懈的精神所决定,他在坐八望九的年境,得到更大的收获:一、在1979年开始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杨闇公》,于2001年,由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研究会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精选本编入第三卷;二、2001年,《试论南方局的历史地位及其功绩》发表在《中共党史研究》,同年,以《试论南方局的历史贡献与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一文,参加五部委在京召开的庆祝建党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三、作为周恩来研究系列之一的《周恩来与新四军》于2009年出版;四、与重庆档案馆合作,于1985年开始的“中国抗战陪都史研究”,在1996年初步完成11卷题为《中国抗战陪都档案文献资料丛书》的编纂。2007年,又将其整合为五卷,更名《中华民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2012年,这套丛书获重庆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13年,西南大学出版社又将其更名为《中国抗战首都档案文献资料》,申报并获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五、对中国近代兵工战线的“国宝、功臣和民族英雄”李承干的研究,历时二十多年,在六篇文章基础上成就的《李承干传》一书,于2011年出版,博得有关方面的高度赞赏。我们知道,从事史学研究,不仅要面对浩繁的史料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也需要严谨、细致、科学的分析研究,这对研究人员的信心、耐心和史学观都是严格的考验和检验。上述成果证明,郑洪泉同志以良好的素质,出色地接受了考验和检验。

在列举文科科研成果时,我们还应该谈到两个方面的群体性成果。

其一,是重师老年学研究小组从事的老年学研究。该小组于2001年成立,余衍漪、何明新任组长,成员有王文哲、曾祥瑜、欧恢章、刘福国、何世明、彭华均、邵廷富、张骏、曾庆淑。全组成员当时平均年龄73岁。这些年来,他们以全国老年学学会的研究课题为导向,结合实际,针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社会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对促进积极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校庆50周年,研究组联合其他老年组织,编辑出版了《晚霞情》一书。书中不仅有“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构建老龄和谐社会”、“老有所为”等论坛,还有“退而不休,服务社会”、“榜样影响”的展示,以及诗情并茂的放歌抒怀。充分反映了老同志对积极老龄化思考、探索和研究的智慧才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何明新同志,他不仅倾心研究老龄问题,所写论文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奖。而且视野开阔,常常关注和思考许多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文章20余篇在校内外发表。不少文章以其深入的思考,反映了爱国爱民居安思危的赤子情怀,值得学习。

其二,是由离退休党委组织出版的三本文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岁月如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永远跟党走》;纪念重师建校60周年的《在路上》。三本质朴厚重的文章,真切地表现了老同志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抚今追昔、寄情未来的博大胸襟,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体验,感人至深,值得弘扬。我想,如此规模的群体笔耕成果,在别的高校中也许是罕见的吧。

看来,由于篇幅所限,即便是举例式述说,也不可能尽现银发族的风采。下面,只能用更粗率的笔触,集中展示一些亮点了。

首先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忙碌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同志。他们担任着党支部委员、行政小组长、各文体社团的负责人。他们不辞辛劳,热心服务,为离退休工作的推进,为建构绿色的人文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唐贤甫、但维芬、方镇华、李克武、曾本庆、郑洪泉等一部分80和80以上高龄的同志,坚持工作多年,实属不易。例如唐贤甫同志,退休后就担任支部委员、书记,历时19年,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工作。基于支部党员人数多(57人,是离退休党委属下最大的支部),居住分散,个体情况差异大的实际,唐贤甫同志要求自己,在一些重要环节上,不仅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还必须深入细致,落到实处。他认为,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使组织生活成为具有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是基层支部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任务。为此,他总是认真细致地作好安排,不仅把党委布置学习的文件复印后发到每个党员手中,使参加组织的党员同志尽可能作些准备,也使因故请假的同志不失学习机会。同时,他自己首先认真学习,常常作启发式发言,有时,也指定其他同志作有准备的发言,从而使组织生活的质量得到保证,也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唐贤甫同志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经常通过电话、走访的方式,不间断地关心支部的同志,尤其是生病住院或家庭有特殊情况的,他都会即时前去慰问和关心。可见,机关支部多次受表彰,是与唐贤甫同志的努力直接相关的。

助人为乐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是老同志普遍信守的。高龄和有困难的老同志,随时都会感受到来自周边的尊重、关怀与具体的帮助。在离退休党委倡导下出现的志愿者群体,更使校园增添了暖意。而这里要谈的,是一位独行志愿者周树云同志。周树云同志酷爱音乐,并有很好的素养,学多次登台献艺,博得一致的赞赏。这样一住资深校园歌手,出于服务社会的愿望,他成了歌乐山上另一群银发人的音乐教师。每周1345四天的上午,都能看到他提着一个小包和一瓶开水,上山去送快乐。一个87岁高龄的老人,自觉自愿,不辞辛劳,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志愿者,在送人欢乐的过程中,品味欢乐和幸福,这种境界是值得赞赏的。

老同志为了度好第二春,依循孔子所倡“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实践原则,营造出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生活景观。他们或在老年大学内,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效提升、拓展相关知识和技艺水平,或在各个文体团队纵情抒发激情、展示才智。每年为我们提供的那台精彩演出,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惊喜与欢乐。在市内的各项比赛中,也常常获得优异的成绩。研习书画的同志,也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两次书画展:第一次是戚风同志分别在两个校区举办的个人书画展;第二次是李克武、腾化愚两位同志在新校区举办的书画合展。这些活动为增加校园生活的文化品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读书是知识分子的本性,自然也是他们退休生活的基本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同志,不满足浏览,而是沉下心来长期坚持阅读。如何大光、雷宗知等同志,长期在市图书馆借书阅读,雷宗知同志还常与朋友分享阅读的心得。尤其是蒋洛平同志更是持之以恒地酷爱读书。他虽已年过90高龄,不仅每天坚持读书,而且三几天去逛一次出店,遇上合意的就买回家。从他近期借给我的书就能大体了解他阅读的情况。这些书有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蒋子龙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王蒙的最新演讲录《文化掂量》、马立城的《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梁晓声的《真历史在民间》以及论文集《莫言研究》。这些书中不乏他勾画圈点的痕迹。蒋洛平同志的阅读,超越了实用和功利的局限,却又并不止于消遣,而成为兴趣、习惯、生活方式亦即生活本身。在平和沉静,诗意栖居的境界中,修维涵养品性,成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命形式。联想到李克强总理在近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战略布置,蒋洛平同志不正是立身示范的榜样吗。

最后,还应该一谈三位与疾病抗争的斗士。戚风同志患前列腺癌已6年,从坐轮椅到正常行走,坚持正常生活。近期发现有脊柱和直肠转移,给生活又带来诸多困难。姜永秀同志从2003年至今,先后遭遇“肺癌骨转移”、“右腿粉碎性骨折”、“萎缩性舌炎、幽螺杆菌感染重症”。三次重症,逢凶化吉。李廷芬同志,多年前患乳腺癌,近两年又先后出现肺和肝转移,正在接受治疗。三位同志多年抗癌之旅的痛苦、危难、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始终胸怀感恩之心,以积极乐观、坚韧顽强的姿态与病魔抗争。他们所表现出的乐生进取精神和阳光精彩的状态,无疑昭示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以上所集录的风采,也许微不足道。但那星星点点的色彩,绝对属于当今盛世斑斓璀璨的画卷,值得赞美。

关闭窗口